常言道“人老骨先老”,沒有健壯挺拔的“身子骨”,健康從何而來?骨科專家指出,人體骨組織從35歲左右就開始衰老,出現骨鈣流失、骨密度降低,此后骨質疏松、關節炎、肩周炎等等骨關節疾病便紛紛找上門來,導致疼痛、運動障礙、體質下降等情況的發生。所以,對于中老年人的健康而言,“養骨”重于一切!“養骨”從何做起?維護骨骼健康的“四大基石”——合理膳食、適量運動、合理的力量負荷鍛煉,以及全面控制骨關節疾病的發病因素。 少不養骨,老來疼。吃出健康,為骨骼健康添磚加瓦享余生健康生活。原標題:養生先養骨!骨骼健康的“四大護法”
今天,神龍上古堂頸腰椎調理康復中心來講講,保護骨骼不可或缺的四大營養素。
蛋白質,骨骼的“混凝土”
骨骼中22%的成分是蛋白質,而且以膠原蛋白為主。
有了蛋白質,人的骨骼才能像混凝土一樣,硬而不脆,有韌性,經得起外力的沖擊。
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和多肽有利于鈣的吸收。
如果長期蛋白質攝入不足,不僅人的新骨形成落后,還容易導致骨質疏松。
大家平時不妨多吃點蛋類、奶類、核桃、肉皮等富含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的食物。
但蛋白質攝取過多反而對骨骼不利,會使人體血液酸度增加,加速骨骼中鈣的溶解和尿中鈣的排泄。
維生素K,骨骼的“激活劑”
骨骼中有一種非常重要的蛋白質——骨鈣素,可以提高骨骼的抗折能力,而這種蛋白質需要維K來激活。
補充維K能促進兒童骨骼健康,如果女性維K攝入較少,會增加骨質疏松和股骨骨折的危險。
膳食中,蔬菜葉片的綠顏色越深,維K的含量越高。
比如西蘭花。每天吃300克以上深綠葉蔬菜就能有效預防維K不足。
但不要生吃,要加調味油炒熟。
因為,維K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,一道蔬菜沙拉顯然不如一盤炒青菜好。
長期服用抗生素的人,腸道菌群平衡可能被破壞,影響維K的合成,要特別注意多吃綠葉蔬菜。
鉀,骨骼的“平衡木”
人體每個細胞都含有鉀元素,骨骼也不例外。
它的主要作用是維持酸堿平衡,參與能量代謝及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,是骨骼生長代謝必不可少的營養素。
鉀能防止鈣流失,使骨骼更硬朗。
人體缺鉀的表現一般為疲乏無力、尿多、口渴、煩躁不安等。
要想補鉀,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是多吃香蕉、橙子、李子等水果,西紅柿、土豆、菠菜、山藥等蔬菜,以及紫菜、海帶等海藻類食品。
特別是橙汁,里面含有豐富的鉀,還能補充水分和能量。
鉀補充劑一定不要輕易服用,因為它可能對心臟不利,吃的話應咨詢醫生。
維生素D,骨骼的“保護者”
它能促進腸道鈣吸收,減少腎臟鈣排泄,就像加油站一樣,源源不斷地把鈣補充到骨骼中。
如果缺少維D,骨頭的硬度會降低,甚至形成“軟骨癥”;
表現為:幼兒往往顱骨、胸廓發育不全,容易佝僂;孕婦、老人的下肢、骨盆等處骨骼力量則會減退。
人體90%的維D依靠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,通過自身皮膚合成;
其余10%通過食物攝取。維D主要存在于海魚、動物肝臟、蛋黃和瘦肉中。
另外,像脫脂牛奶、魚肝油、堅果和海產品也含有豐富的維D。
當然,補充維D最安全、有效的方法是曬太陽。建議天氣晴朗時,曬太陽20~30分鐘。